配资知识网站 上财联合主办第六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近日,在上海临港(600848)中心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上,与会专家以“中国经济的韧性:事实与展望”为主题,围绕经济周期下的韧性政策设计、结构性改革路径、产业转型升级、地方财政可持续等重大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为推动学科前沿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本届年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指导,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自2019年创办以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扎根中国大地、担当学科使命,已成为推动学科发展与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他说,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围绕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平台的系统性布局,正在积极构建以应用经济学为引领的学科发展新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在致辞中分享了“新质生产力函数”的理论构想,强调要从宏观视角构建新时代增长模型,深入理解“三个面对”对政策目标与增长逻辑的深层挑战。他表示,投资于人力资本、新型基础设施、设备更新与战略腹地,是增强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方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吕炜在致辞中提到,应用经济学不仅应回应时代变局,更应体现“有用”的学科品格。他从人工智能冲击、全球化逆流及义乌等微观样本的韧性实践出发,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现实导向的经济学框架刻不容缓。
主旨演讲:共寻中国经济韧性底层逻辑与未来路径
主旨演讲环节,嘉宾们围绕制造业升级、财政制度改革、金融制度建设与宏观政策评估等议题展开深入分析,共同探寻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中国经济韧性的底层逻辑与未来路径,系统展现了当前学界在解释现实与建构理论之间的高度互动,进一步深化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韧性重塑”的共识基础。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业十年跃升的五大变革。他表示,中国制造在十大关键领域实现了由“大而不强”到“大而较强、大而强”的历史性跨越和革命性变革,产品由中低端迈向了中高端,制造业结构、出口结构、生产方式全面优化,形成了门类齐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围绕“中国经济韧性的来源”展开分析,强调应高度重视调动居民、企业与地方政府三方的积极性。他呼吁通过落实“分税制”改革,系统提升地方政府自主财力,推动财税体制支撑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以“金融的价值”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保障与制度完善。他认为,市场化、法治化、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须并重,并系统阐述了金融体系在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制度性价值。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以“对2017年-2018年去杠杆的再思考”为题,回顾了去杠杆政策的起因与成效,并提出其在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可能抑制了创新融资与地方活力。他表示,地方政府负债在改善基础设施与融资能力方面具有“正向加速器”效应,应在制度框架下重塑债务治理机制,避免金融结构失衡。
校长论坛:建议多措并举增强经济韧性
在以“中国经济的韧性:事实与展望”为主题的校长论坛上,多位高校领导围绕高等教育使命、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学术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围绕“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我国应对之道”作主题发言。他表示,我国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稳定性为抓手,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重构中筑牢安全底座、增强经济韧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洪俊杰认为,当前环境下,在坚持做好国内经济经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合作机制,正是提升我国经济体系韧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关键路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卓志深入阐释了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核心作用,并强调通过健全完善多层次保险保障体系和建构科技赋能的风险管理系统,筑牢“经济减震”和“社会稳定”的保险保障安全网,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助力和增强中国经济内生稳定性与发展韧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杨灿明围绕“收入分配与经济韧性”这一主题,强调收入分配制度在构建韧性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并非“零和博弈”,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与发展逻辑的匹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从“韧性”这一概念出发,结合教学与科研体会分享了独到见解。他认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韧性,高校的作用发挥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理论供给与青年学者的信念支撑。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辉深入剖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意义。他倡导以“权利化、可诉化”的治理理念,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夯实基础,从法治维度提升中国经济的制度韧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以人口结构深度调整为背景,探讨经济韧性重塑。他提出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推动养老托育产业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等系统方案,为缓解人口转型冲击、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新思路。
厦门大学副校长方颖系统展示了团队在大语言模型赋能企业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他表示,推动经济韧性构建不仅需硬实力支撑,也需以数字智能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
据悉,除主论坛外,本届年会共设置11个主题分论坛,涵盖金融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字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核心方向,构成中国应用经济学体系的多维探讨版图。
作为中国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年度会议,本届年会不仅总结了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中的制度经验配资知识网站,也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新问题、新逻辑、新范式。未来,应用经济学将继续以“问题导向”为航标、“制度创新”为引擎,在讲好中国经济故事、贡献全球发展方案中,书写更为厚重的学术答卷。
胜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正规配资之家门户 美日第二轮谈完,约定5月下旬继续谈,日方威胁“美债可做一张牌”
- 下一篇:没有了